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通知公告

心理咨询与治疗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25-08-05     来源:

一、专业简介

心理咨询与治疗微专业是面向全日制本科生与研究生开设的跨学科拓展项目,旨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沟通能力与职业竞争力,促进个人成长。课程体系遵循“理论基础-技能应用-伦理整合”逻辑,涵盖基础心理学、发展与社会心理学、心理评估、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践、团体咨询、音乐治疗等模块。教学采用课堂讲授、案例研讨、技能实操等方式,注重理论与实践融合。学生将掌握人类行为与心理发展知识,具备倾听、共情等沟通技能,形成专业伦理品格。本专业培养具备心理素养、善于沟通的复合型人才,使学生将心理学视角融入主修专业,为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培养目标

掌握心理咨询的基本理论与实用技能,具备良好的心理学素养;能够运用心理评估与心理干预的方法,初步胜任个体心理咨询、家庭心理支持和小组心理辅导等实践工作。培养专业的职业操守与人文关怀精神,具备自我成长与终身学习的意识,能够在医院、学校、社区、企业等不同领域从事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为促进个体与社会心理健康发挥积极作用。同时,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探究能力,鼓励参与学术研究,使用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为医学心理学实践和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三、培养要求

1、素质要求

(1)职业道德素质:遵守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伦理规范和职业道德准则,尊重来访者的权益、隐私和尊严,保持专业的诚信和廉洁。

(2)人文关怀素质:对来访者有真诚的关心和尊重,理解他们的痛苦和困扰,具备积极的人文关怀精神,能够营造安全、信任的治疗氛围。

(3)自我认知素质:有清晰的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价值观、人格特点、情绪状态等,能够在咨询中保持客观,避免个人因素对治疗产生干扰。

2、知识要求

(1)心理学基础知识:掌握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等基础学科的知识,为理解人类行为和心理现象提供理论支持。

(2)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知识:熟悉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基本理论、流派和方法,如精神分析、认知行为疗法、人本主义疗法等,了解不同方法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

(3)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了解与心理咨询和治疗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等,确保咨询与治疗工作的合法合规开展。

3、能力要求

(1)沟通与倾听能力:能够与来访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包括倾听他们的故事、理解他们的情感和需求,并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2)心理评估能力:能够运用各种心理评估工具和方法,对来访者的心理状态、问题严重程度等进行准确的评估和诊断。

(3)问题解决能力:根据评估结果和来访者的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能够运用相应的治疗方法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促进他们的心理成长和发展。

(4)自我反思与学习能力:在实践中不断反思自己的咨询与治疗过程,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同时,能够跟踪学科发展动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

四、学制

学制为1年(2个学期),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2年。

五、学分要求与证书

本微专业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内,修读完 6 门课程并通过考核,修满 12 学分,经学院审核、教务处审定后,统一发放微专业证书。

注:微专业是非学历教育,不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备案信息,不具有学士学位授予资格。

六、课程设置

序号

课程

性质

课程名称

学分

总学时

学时分配

考核

方式

开课

学期

理论

实践

1

必修课

心理学基础理论与实践

2

36

24

12

笔试

3

2

必修课

发展与社会心理学

2

36

24

12

笔试

3

3

必修课

心理评估与诊断

2

36

20

16

笔试

3

4

必修课

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技术

2

36

20

16

笔试

4

5

必修课

变态心理学

2

36

20

16

笔试

4

6

必修课

音乐治疗与心理健康

2

36

20

16

笔试

4

合 计

12

216

140

76

——  

——

其他修读要求(如有请说明,如无填写“无”)

七、课程简介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简介

1

心理学基础理论与实践

《心理学基础理论与实践》是心理学及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系统介绍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应用。课程内容涵盖心理学的主要领域,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绪、个性等,通过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课程还将通过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心理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2

发展与社会心理学

《发展与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及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旨在系统介绍发展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课程内容涵盖个体从儿童期到老年期的心理发展过程,以及社会认知、群体行为、人际关系等社会心理学核心主题。通过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发展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课程还将通过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心理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3

心理评估与诊断

《心理评估与诊断》是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旨在使学生掌握心理评估与诊断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学会运用各种心理评估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状态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准确识别和诊断常见的心理障碍,为后续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及临床护理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4

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技术

《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技术》是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为学生掌握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而设置的课程。该课程的学习对学生毕业后从事心理咨询与辅导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 能综合运用所学的咨询心理的理论及基本的技术,针对各种人群的心理特点和基本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能设计咨询方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学会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技术分析和解决自己各种心理问题,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接纳自己,发现自己的潜能,并促进其人格的完善

5

变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是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变态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了解常见心理障碍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培养学生对心理异常现象的识别、评估和初步干预能力,为今后从事临床心理工作奠定基础。

6

音乐治疗与心理健康

《音乐治疗与心理健康》旨在介绍音乐治疗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其在心理健康领域的应用。通过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将了解音乐治疗的历史发展、理论基础、常用技术及其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课程还将通过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形式,帮助学生掌握音乐治疗的基本技能,并能够初步应用于心理健康领域。


制订人:王苏妍、刘宇杰  审核人:高书杰  日期:2025年6月30日




■  单位电话:3675153  邮政编码:121000
■  地址:辽宁省锦州市古塔区五段48号锦州医科大学
■  Copyright © 2023 锦州医科大学--医学人文学院